青春答卷映柏坡——青年干部西柏坡党校培训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08 17:24:59 人气:35
太行山麓的晨雾还未散尽,三十名青年干部已列队站在西柏坡党校的松柏广场。花岗岩浮雕墙上,“赶考”二字在朝阳中泛着金晖,为期七天的西柏坡干部教育正式启幕。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新生代”,从智慧城市的数字云端走向革命圣地的黄土窑洞,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织中锤炼综合素养,淬炼党性真金。
现场课堂:历史与智慧的深层对话
培训首日,中共中央旧址的土坯房内光影斑驳。西柏坡党校教员举起泛黄的《人民日报》创刊号:“当年就是在这盏煤油灯下,编辑部写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献词。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沉浸式教学中,青年学员们戴上VR设备,眼前浮现出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场景。课后研讨会上,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生小林将西柏坡精神与算法伦理结合论述:“防止‘数据霸权’和警惕‘糖衣炮弹’,本质都是对初心的坚守。”这场跨越时空的思维碰撞,让西柏坡干部教育迸发出新的时代火花。
情境实训:危机中的素养淬炼
暴雨突降的午后,“支前小道”泥泞难行。三十名学员接到紧急任务:用扁担、独轮车在90分钟内运送300公斤“战略物资”。来自应急管理部门的学员小陈自动担任指挥官,将队伍分成情报组、运输组、医疗组,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规划最优路线。当无人机传来“敌机侦察”警报时,文艺宣传专业的姑娘们当即改编《团结就是力量》,用声波干扰配合迷彩网伪装。
在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的模拟指挥室里,突发“舆情危机”实训让学员们神经紧绷。涉外岗位的小王迅速调取数据库撰写声明,法律专业的小张同步核查国际法条款,新闻系毕业的小李则剪辑出3分钟短视频进行舆论引导。随着大屏亮起“危机解除”绿码,教员点评道:“新时代的‘战役’,需要复合型素养与纯粹党性双轮驱动。”
数字赋能:红色基因的创新传承
夜幕下的西柏坡党校数字展厅流光溢彩。学员们操作的虚拟数字人“柏坡君”,正用方言向游客讲解中央工委旧址故事。区块链专业的小刘将七届二中全会文献制成NFT数字藏品:“我们要让红色档案在元宇宙里永续传承。”在“我为圣地献一策”活动中,城乡规划团队设计的“AR导览系统”方案,让五大书记铜像能“亲述”1948年的春天。
结业答辩会上,三十份创新提案铺满电子屏:有运用大数据分析西柏坡游客行为的智能管理系统,有用神经网络解构《甲申三百年祭》的廉政预警模型,还有将“两个务必”转化为青年话语体系的短视频矩阵。当评审组宣布“全部通过实践孵化”时,展厅穹顶的星空灯突然亮起,恍若当年指挥所里标注战役的星图。
离校前夜,青年干部们将七天笔记存入云端“赶考日记”。有人写下:“从5G基站到黄土窑洞,变的是工具形态,不变的是‘顶得住压力、经得起考验’的青春誓言。”返程大巴启动时,西柏坡党校的智能播报系统突然响起:“请注意,您正在驶离精神充电站,下一站——新时代赶考之路。”后视镜里,三十张年轻面孔与五大书记铜像在晨光中重叠,恰似历史的接力棒在此完成庄严传递。
上一篇:传承西柏坡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 —— 某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西柏坡党校培训纪实
下一篇:西柏坡党纪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纪律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