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校教育基地!

西柏坡党校:在红色热土锻造党性坚强的时代铁军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3:40 人气:12

西柏坡党校现场教学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流传在西柏坡的民谣,至今仍在西柏坡党校的党性教育课堂上回响。作为中共中央曾经的所在地,西柏坡这片热土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西柏坡党校依托这一独特优势,串联西柏坡、正定、狼牙山三大教学点,打造出一条锤炼党性的"红色淬火之路"。

一、西柏坡:在"赶考"出发地筑牢信仰之基

在西柏坡教学点,学员们首先会看到中共中央旧址内那盏特别的煤油灯。历史细节令人动容:1948年秋冬,毛泽东就是在这盏灯下,用69个不眠之夜,撰写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等17篇重要文献。如今,这盏煤油灯成为西柏坡党校"灯光里的初心"特色课程的重要教具,照亮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信仰之路。

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是: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为节约开支,代表们住在老乡家里,自带被褥,吃的是小米饭、南瓜汤。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西柏坡党校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员们通过"重走赶考路"体验教学,在3.5公里的山路上,设置"信仰之问""宗旨之思""作风之省"三个学习站,让党性锤炼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思想深度。

二、正定:在总书记从政起步地感悟为民情怀

从西柏坡到正定教学点,学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足迹,开展"初心溯源"教育。在正定塔元庄村,学员们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通过"我在正定当一天村官"角色体验,切身感受"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西柏坡党校创新设计的"正定夜话"情景教学,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工作时与群众促膝长谈的场景。学员们分组研讨"新时代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党的宗旨的理解。一位学员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在正定,我触摸到了总书记为民情怀的温度,找到了党性修养的标杆。"

三、狼牙山:在英雄壮举中淬炼忠诚品格

狼牙山教学点的"五勇士"精神教育是党性锤炼的重要一环。学员们攀登狼牙山,在五勇士跳崖处举行宣誓仪式,开展"新时代忠诚观"大讨论。西柏坡党校开发的"狼牙山精神与政治品格"课程,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走英雄路"体验教学。学员们背着模拟装备,沿着当年五勇士的战斗路线行进,途中设置"信仰抉择""生死考验""忠诚担当"三个情景模拟点。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学员们在身体力行中感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深刻内涵。

西柏坡党校构建的"三位一体"党性教育体系,通过西柏坡的"初心教育"、正定的"宗旨教育"、狼牙山的"忠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党性锤炼链条。培训效果评估显示,经过培训的干部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柏坡党校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创新教育形式,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党性坚强、堪当重任的时代铁军。正如一位学员所说:"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信仰变得更加坚定。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一定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李老师



上一篇:西柏坡党员教育的时代价值:锻造坚强党性的红色熔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