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校教育基地!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西柏坡培训:解码"数据为民"的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21 15:00:26 人气:10

20190529125629000398.jpg

近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在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数字寻根"之旅。与常规培训不同,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聚焦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数据实践,为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寻找思想密钥。

"三战三捷"背后的数据智慧

1947年石家庄战役前,晋察冀野战军通过手工绘制2.3万张敌情统计表,用算盘计算出最佳进攻路线。在西柏坡红色教育课堂上,军事史专家展示的这些泛黄表格引发热议:"没有计算机的时代,革命前辈用土办法实现了数据驱动的精准作战。"参训人员由此反思当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重设备轻算法"现象,提出要继承"一把算盘打天下"的务实精神。

从"毛驴送信"到"数据跑路"的为民初心

西柏坡纪念馆保存着一份1948年的《公文传递时限规定》,要求"急件昼夜兼程240里"。当时靠人挑毛驴传送的文件,如今秒级可达。但培训导师尖锐指出:"传输快了,某些部门的'数据肠梗阻'却更严重了。"在中央办公厅旧址前,学员们对照当年"一个公章管到底"的审批改革,重新审视当前政务数据共享的堵点。

"九月会议"密码本与数据安全辩证法

1948年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使用双层加密的纸质密码本,既保证机密又确保传达效率。网络安全专家以此为引,在西柏坡干部培训研讨会上抛出关键命题:"今天的加密技术领先时代,但某些地方为安全搞'一刀切'断网,是不是另一种形式主义?"讨论形成了"安全与发展动态平衡"的共识方案。

"工校"黑板上的干部培养启示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代号"工校"时期,干部们用木炭在门板上演算经济数据。现场教学时,有学员发现门板上的算式包含"实物换算货币"的多重验证方法。这启发了对当前数据质量管控的思考:"区块链验证是技术手段,但像革命前辈那样建立'交叉核验'的机制自觉更重要。"

"两个务必"在数字时代的全新诠释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一场关于"数字形式主义"的特别组织生活会令人印象深刻。有学员坦言:"开发过不少中看不中用的'数字盆景',本质上就是进了城忘了本。"大家对照"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要求,集体修订了《政务信息化项目实效评估办法》,明确将群众获得感作为核心指标。

"数据土改":让数字红利真正到户

西柏坡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展板前,培训小组提出了"数据确权"的新命题:"当年分田地激发农民积极性,今天能否通过'数据到户'释放市场活力?"这一设想直接催生了后续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方案。

结语:此次培训创造性地将西柏坡红色教育资源转化为数字治理的实践指南。参训人员表示,要把"门板算账"的精细、"毛驴送信"的执着、"密码本管理"的辩证融入日常工作,让革命圣地的精神火种点燃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据悉,该局已着手建立"西柏坡数据治理实验室",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民生银行某分行赴西柏坡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培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