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中层干部赴西柏坡开展“赓续红色法治基因”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10-15 13:50:48 人气:14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中层干部一行踏进这片革命圣地,在西柏坡党校开启“赓续红色法治基因”专题培训。学员们走过中共中央旧址的青石板路,指尖触碰土坯墙上斑驳的岁月痕迹,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这里不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更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摇篮。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木制长条椅前,学员们久久驻足。1949年3月,在这间只有几张旧桌椅的简陋会场里,毛泽东提出“要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一重要论述被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位从事法学理论研究的学员凝视着主席台上那面朴素的红旗,内心深受触动:“原来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就诞生在这间土坯房里。比起当年在煤油灯下绘制法治蓝图的先辈,我们今天在现代化教室里的学术研讨,更应该葆有这种开创者的勇气。”
西柏坡红色培训课程中,一段关于“司法原则确立”的历史细节引发深思。据《董必武传》记载,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董必武主席在司法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要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据”。这个在战火纷飞中作出的决定,为新中国司法体系扫清了制度障碍。学员们站在当年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旧址前,望着仅能容纳三张办公桌的狭小空间,不禁感慨:“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先辈们却完成了废除旧法统、创建新司法体系的壮举,这种破旧立新的担当精神,正是当下法治创新最需要的精神养分。”
专题教学环节,西柏坡党性教育专家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立法故事”。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西柏坡纪事》记载,1948年10月,为筹备新政协会议,周恩来同志亲自领导起草《共同纲领》,期间召集了包括法律专家在内的各界人士进行多轮协商。一位参与过地方立法咨询工作的学员在笔记中写道:“原来我国协商立法传统始于西柏坡,这种兼容并包、集思广益的立法智慧,至今仍在指导我们的法治实践。”
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木质电报柜上“今日电报”四个毛笔字让学员们陷入沉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史》记载,三大战役期间,这里日均处理电报文字量相当于一部《红楼梦》。一位学员凝视着复原的电报机模型,内心泛起波澜:“在信息传递如此困难的年代,党中央却能实现高效精准的指挥。这启示我们,现代高校管理也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让法治精神和制度优势通过新技术得到更好贯彻。”
此次培训特别设置了“法治初心溯源”情景教学。在董必武旧居的石磨盘旁,学员们翻阅着《华北人民政府法令汇编》影印本,发现其中已包含“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先进法治理念。晚风吹动院角的古槐,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那段法治初创的岁月。一位学员感慨:“坐在先辈们制定第一部婚姻法、土地法的院落里,突然理解了‘法治初心’的真谛——一切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通过此次西柏坡红色培训,学员们在新中国法治的起源地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寻根。那些写在毛边纸上的司法原则、在炮火声中确立的立法精神、用土法油印的法律文件,都成为鲜活的教学素材。返程时,学员们带着从这片红色沃土汲取的养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法学教育改革创新中,决心将西柏坡的法治初心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初心的人民教育答卷。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灯火与电波:南方电网西柏坡红色培训中的能源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