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建培训基地!

一堂生动的西柏坡党性教育课:追寻总司令植树的足迹,感悟执政为民的初心

发布时间:2025-11-07 15:50:25 人气:4

西柏坡干部培训

清晨的滹沱河畔,微风拂过新栽的树苗,泛起层层绿意。学员们静静地站立在这片特殊的林地前,聆听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的教员讲述一个关于“植树”的故事。这不是普通的绿化工程,而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西柏坡党性教育课,连接着历史与现实,映照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与远见。

根据《西柏坡记忆》等权威史料记载,1948年春,朱德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来到滹沱河边。面对这片荒芜的河滩,他拿起铁锹,带头开始植树造林。当战士们不解为何在战事紧张之时还要植树时,朱德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将来建设新中国,处处都需要木材。”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在今天的西柏坡红色培训中依然振聋发聩。

站在当年的植树地点,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位身着旧军装的总司令,正弯腰培土、浇水育林的身影。这个细节之所以动人,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劳动生产,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党的领导人心中装的不仅是战场上的胜负,更是战后的国家建设;不仅是当下的生存需要,更是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这种深谋远虑的思维方式,成为本次西柏坡党性教育中最发人深省的部分。学员们陷入沉思:在我们的工作中,是否也能如此胸怀大局、着眼长远?是否能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始终保持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朱德的铁锹植下的不仅是树木,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的专家在专题教学中指出,“朱德植树”的故事体现了西柏坡精神的多个维度。首先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领导人亲自参与劳动,不搞特殊化;其次是心系人民的立场,植树既是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为老百姓谋福祉;最重要的是远见卓识,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已经着手规划新中国的建设蓝图。

这次西柏坡红色培训特别注重让学员们从这样的历史细节中汲取精神养分。在研讨交流中,大家形成了深刻共识:西柏坡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胜利的里程碑,不仅在于军事上的英明决策,更在于这种将现实斗争与长远规划完美结合的战略智慧。

走在西柏坡的林荫道上,当年的小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这片由革命先辈亲手培育的林地,如今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成为西柏坡精神最直观的见证。学员们抚摸着粗壮的树干,感受着历史的温度,内心涌起强烈的使命感。先辈们在那般艰苦的条件下尚能胸怀百年大计,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出同样的历史担当。

此次培训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党性修养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刻的忠诚,更融入在日常工作的远见与担当中。朱德的植树造林,看似平凡却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真正的智慧在于为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上一篇:西柏坡:从一纸借条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