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里的初心:西柏坡党性教育的时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5-09-19 14:11:41 人气:98

秋日的西柏坡,天高云淡。在中共中央旧址院内,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正凝视着毛泽东同志旧居窗棂上斑驳的光影。这些光影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此刻,他们正在西柏坡培训基地参加一期特殊的党性教育培训,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课程中,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让所有学员深受震撼。西柏坡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编号为XBPM-0021的毛泽东睡衣(据《西柏坡纪念馆馆藏文物研究》记载),这件普通的睡衣上密密麻麻打着16块补丁,肘部更是补丁叠着补丁。纪念馆研究员动情地讲解:"这些补丁不是简单的缝补,而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当时工作人员多次提出更换新衣,都被主席拒绝,他说'补一补还能穿,前线将士们比我们更艰苦'。"
这个历史细节成为本次西柏坡党性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学员们围绕这件文物展开热烈讨论,有人感慨:"这些补丁补的不是衣服,而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深厚情感。"更令人深思的是,当时党中央即将进城执政,领袖们却依然保持着如此朴素的生活作风,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学员们对"两个务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西柏坡培训基地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历史与现实产生深刻共鸣。在专题教学中,教员引导学员思考:当年党中央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靠什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又该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些问题引发学员深入思考,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探讨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路径。
培训还设置了体验式教学环节。学员们在滹沱河畔的田间地头,重温当年中央机关干部帮助群众生产劳动的场景;在中央组织部旧址前,开展"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的主题研讨;在九月会议会址,模拟当年重大决策的讨论过程。这些沉浸式体验让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先辈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特别注重历史细节的挖掘。除了毛泽东的睡衣,学员们还了解到更多感人故事:周恩来同志办公室的煤油灯灯芯总是调到最小亮度,朱德同志的衣服领子磨破了就让裁缝翻个面继续穿。这些真实的历史细节,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通过五天的培训,学员们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许多学员在结业感言中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让历史开口说话,让文物传递精神。这件打满补丁的睡衣,就像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提醒着每一个共产党人: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而西柏坡培训基地正是通过这样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让党性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深刻,真正达到了涤荡心灵、升华思想的效果。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走进西柏坡: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思考治理智慧
下一篇:淬炼清廉本色 永葆“赶考”初心——记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深刻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