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建培训基地!

白衣丹心寻根脉:市中医院西柏坡党性教育淬炼医者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05 14:14:07 人气:7

a65c9744-3541-40b3-80f9-15d5d1d23ff9.jpg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太行山东麓,某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踏上了西柏坡这片神圣的土地。与往常身着白大褂不同,今日他们统一佩戴党徽,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开始了一场特殊的西柏坡党性教育之旅。对于这些平日裡与生命健康打交道的医者而言,这是一次寻根溯源的灵魂洗礼。

在中共中央旧址院内,一棵槐树引起了大家的特别注意。据《西柏坡记忆》记载,这棵树见证了1948年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当时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的傅连暲同志,经常在这棵树下为当地百姓免费诊病。尽管党中央自身药品极其匮乏,毛泽东仍特别批示"一定要给老百姓看病用药",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一贯宗旨。这个细节让医护人员们陷入沉思——同样的白大褂,同样的听诊器,承载的是怎样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

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简陋的起居条件让每位学员感到震撼。土坯房内,一张木板床、一盏煤油灯、一把旧藤椅,构成了领袖的全部生活设施。更令人动容的是,据《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生活纪事》记载,毛主席常把本就不多的灯油节省下来,让给工作人员夜间学习使用。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透过这些实物静静地诉说着,直击每位医护人员的心灵深处。

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讲解员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由于长时间熬夜工作,许多参谋人员患上了严重的眼疾,但当时药品奇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老中医主动献出祖传明目方剂,用黄芩、菊花等常见中药材配制眼药水,缓解了工作人员的疾苦。这个中西医结合的故事,让来自中医院的学员们倍感亲切,他们仿佛看到了革命年代医者仁心的传承。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特别安排了"白求恩精神与新时代医德医风"专题研讨。学员们围坐在一起,结合这两天所见所感,热烈讨论如何将西柏坡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当代医疗实践中。有学员动情地说:"看到革命前辈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仍坚持给群众看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的教员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西柏坡,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格外清晰——它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就像当年傅连暲部长在槐树下义诊一样,医疗工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递。

培训的最后环节是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举起右拳的那一刻,许多医护人员眼含热泪。"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在群山间回荡,也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这一刻,他们不仅是白衣天使,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

离去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西柏坡的土地上。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程。他们不仅带回了革命圣地的泥土气息,更带回了一种精神的力量——那种在艰苦岁月中依然坚守信念、服务人民的精神,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继续践行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一场叩问初心的“赶考”——中船物资公司西柏坡党性教育之旅启程新征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