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柏坡党史教育基地!

地道中,永不中断的信号

发布时间:2024-01-16 10:18:25 人气:187

在1942年,日伪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后,冀中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敌人不仅建立了多个伪政权,还广泛修建碉堡和挖设封锁沟。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冀中的对敌斗争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地道战。与此同时,冀中的无线电通信工作也转为地下。最初,电台队员和当地的老乡们共同挖掘了“蛤蟆墩”作为隐蔽所。但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和保密,他们决定对现有的地道进行改造或挖掘新的地道,专门用于无线电通信。仅在当年冀中九分区,就有22个“电台堡垒户”被挖掘出来。

根据电台工作的特点,地道的设计相当讲究。其长度通常为30至40米,位于房子的下方以防止敌人破坏。地道内部需足够宽敞,能容纳全套设备,还需设立休息室、卡口、翻口等设施。此外,地道内还需配备枪眼、瞭望孔、通气孔以及用于突围的暗口,确保能打、能藏、能全天工作和满足“三防”的要求。

永不中断的信号

为了确保电台信号的稳定和隐蔽,天线被架设在靠近地面的位置。但这样一来,天线变得相当显眼。于是,电台队员们多次改进,将天线拧在多股麻绳中,工作时将其悬挂在院子里,用几件衣服遮挡,使其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晒衣绳,既不妨碍信号发射,又十分隐蔽。

为了进一步减少噪音并提高工作效率,发报机被放置在洞口附近的“猫耳洞”中,而手摇马达则放在休息室内。当需要发电报时,报务员拉动绳子,铃铛响起,通知摇机员开始工作。两人之间的默契合作确保了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斗争中,冀中的无线电通信部队在地道中始终没有中断工作。这背后离不开那些英勇的人民群众的支持。遍布各个村庄的“堡垒户”不仅帮助部队将备用器材和电池等物资妥善保存,还隐藏在自家的夹墙和麦地里。他们还协助电台部队进行隐蔽作战。

1944年3月的一天,冀中十分区电台转移到“堡垒户”王振江家中时被敌人发现。敌人质问王振江八路军的下落和地道的位置,但他坚决不透露任何信息。敌人不甘心,到处搜索地道口。幸运的是,地道口设在锅台下方,王振江的老伴儿见状立即抱来一捆柴火,假装要给敌人烧水喝。这使得屋里烟雾弥漫,成功地干扰了敌人,使其未能发现地道的入口。敌人因未能找到电台而迁怒于王振江,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拷打。尽管遭受了极大的痛苦,王振江始终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电台的信息。

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掩护下,冀中无线电通信部队得以在战火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支队伍在战斗中不断锤炼和成长,为取得一系列反“围剿”、保卫麦收、百团大战等战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支队伍的日益成熟也为解放战争中我军使用无线通信指挥大兵团作战做好了准备。

来源:河北日报



上一篇:西行漫画绘长征
下一篇:枪林弹雨中,冲出“渡军胜利光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