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高校基础医学院赴西柏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发布时间:2025-07-16 14:24:05 人气: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兰州高校基础医学院近日组织教职工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本次培训依托西柏坡党校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专题教学、现场体验、情景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参训人员在红色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
此次培训选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西柏坡及周边地区。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西柏坡作为驻地,这里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据中央档案馆馆藏文献记载,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期间,在几十平方米的土坯房内,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参训人员实地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在简朴的军委作战室前驻足沉思,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的卓越智慧。
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专业课程系统学习了"两个务必"的深刻内涵。授课专家援引《毛泽东年谱》中1949年3月23日的详细记载,还原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时的历史场景。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参训人员重温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六条规定",这些纪律要求至今仍对党员干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培训特别安排了正定县的现场教学。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曾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从政经验和为民情怀。参训人员参观正定古城墙修复工程,学习领会"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治理理念。在塔元庄村,大家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成就,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雄安新区的参访让学员们深受触动。站在"未来之城"的建设现场,对比西柏坡时期的艰苦条件,参训人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通过详实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展陈,重温了水上抗日武装的英勇事迹,感悟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教学活动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档案记载,冉庄民兵在抗日战争期间挖掘了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络,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参训人员实地钻入保存完好的地道,亲身体验当年抗日军民的战斗智慧,对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西柏坡党性教育的专题研讨环节,学员们围绕"新时代如何弘扬西柏坡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结业仪式上,参训代表表示,这次培训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礼、党性的再锤炼、作风的再提升。
培训结束后,学院党委要求参训人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在教学科研中践行西柏坡精神。通过建立"红色导师"制度、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方式,把革命圣地的精神养分注入医学教育实践。学院还将与西柏坡党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师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此次培训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参训人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思考中传承精神。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时代的召唤。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中石化集团分公司西柏坡党建培训:以"石油精神"对话"赶考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