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回响:在干部培训中淬炼初心本色
发布时间:2025-08-22 14:21:40 人气:26
太行山麓,滹沱河畔,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承载着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西柏坡党校培训基地,开启一场深刻的党性淬炼之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艰苦奋斗的故事,每一处旧址都闪耀着人民至上的光芒。
在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同志故居内,学员们驻足在一张简陋的木床前。培训教员动情地讲述着一个历史细节: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在《走向神坛的毛泽东》中回忆,主席的生活极其简朴,坚决反对任何特殊化。有一次,工作人员见毛主席熬夜工作,想给他改善伙食加个菜,却受到严厉批评。毛泽东坚持要求将这些物资送给伤员和保育院的孩子们。这个真实的故事,出自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权威史料,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民情怀。
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精心设计了"沉浸式"教学课程。学员们住在保留当年风貌的宿舍里,吃着朴素的工作餐,亲身体验"两个务必"的精神内涵。清晨,他们列队前往中共中央旧址,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场重温入党誓词;午后,他们坐在农家院落的马扎上,开展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在新时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培训课程特别设置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100个日夜"专题教学。教员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详细讲述了毛泽东在指挥三大战役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细节。最让学员们震撼的是,就是在这样简朴的环境中,党中央发出了408封电报,指挥了24场重要战役,平均每天就要做出一个重大决策。这种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奇迹的精神力量,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员。
在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参观了中央军委作战室。看着屋里复原的三张桌子、两张地图、一部电话,听着教员讲述当年靠算盘计算兵力调配、靠马匹传递电报的故事,不少学员陷入沉思。一位学员感慨道:"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条件越艰苦,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任务越繁重,越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晚间的小组讨论会上,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有人谈到如何在工作中杜绝浪费,有人反思是否存在追求待遇的现象。大家一致认为,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照亮前路的明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体现为坚决反对"四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学员们对"赶考"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他们认识到,当年的"赶考"是赴京建立新中国,今天的"赶考"则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场考试远未结束,每个党员干部都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结业仪式上,培训总结人语重心长地说:"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同志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全党。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滴水穿石的毅力,久久为功的韧劲,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这番话引起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离开西柏坡时,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他们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理解,更坚定了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各自岗位上交出优异的答卷。西柏坡党校培训基地传承的革命火种,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作者:李老师
上一篇:永不褪色的传家宝:西柏坡培训基地筑牢艰苦奋斗精神防线
下一篇:煤油灯下的公仆情怀:西柏坡红色培训的精神叩问